清风知识网

首页 > 百家姓

[ shēn ]

读音:shēn

拼音:shen

简繁:申

五笔:JHK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JHK

笔画:5画

吉凶:吉

仓颉:LWL

结构:独体

郑码:KIC

四角:50006

区位:4174

统一码:7533

异体字:伸,?,?,?,?,?,?,?

英汉互译:to state to a superior,report,extend,9th terrestrial branch

笔顺:竖、横折、横、横、竖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182018年2014年
2013年1282007年2006年125
1995年1321987年1231982年158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98

内容来源于:www.dfdby.com

起源

申姓主要源自:姜姓。

申姓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

出自姜姓。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上古周朝子孙后裔申吕,被周王封于申(在今河南南阳市北),随后建立申国,子孙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

申姓第二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朝鲜族申氏有两支本贯

一,是王氏高丽开国君主太祖王建时期(公元918~943年在位)的大将军、长节公申祟谦,及其裔孙高丽检校军纪监申成勇,是朝鲜民族中申氏的正宗鼻祖。申祟谦的封地在平山志妙寺(今韩国平山),申成勇的封地在高灵(今韩国高灵郡)。该支申氏本贯以平山为本贯、分衍有高灵本贯。

二,是高丽王朝早期的申英美,时任杖志护长之官,其后裔分衍有殷风、全安、梨川、神川、谷城、朔宁、昌州、臣昌等数支本贯。

实际上,虽然朝鲜人、韩国人皆称鲜族申氏有一百零三支本源,实际上只有两支本贯,即上述的平山、殷风两支本贯。而这两支申氏族人的先祖,皆是魏、晋时期迁居渤海国的汉族申氏族人后裔,属于后被契丹辽国灭亡的渤海国遗民,根本就不是辰韩六个部落中任何一部之民。

渤海国遗民在被高丽太祖王所接收后,申氏族人在王建领导下的原弓裔军队服役,后协助王建灭新罗国,建立了有四百余年历史的高丽朝鲜。

申姓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申氏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今分布在河北省的邢台、邯郸两市的蒙古族申氏,世称“铜锅申”、“锅片申”,传其始祖为申璟,蒙名失考。

据其族人自己的传说,申璟是元顺帝孛尔只斤·妥镤贴睦尔的胞叔,精通汉文,原来的汉姓为“曰”,以“璟”为汉名,时号“老曰公”,为朝廷重臣,德高望重。曰璟生了十八个儿子,分别叫文秀、文端、文正、文美、文信、文平、文智、文惠、文法、文亮、文俊、文雅、文临、文翰、文简、文瑞、文宪、文义。结果后来有奸臣诬告,说朝中重要部门都有老曰家人,有谋反之患。皇帝听信谗言,下旨满门抄斩,时老曰公年迈在家颐养天年,军队领旨直扑曰家而来。带队将领不忍杀害忠良便事先派人密报老曰公。老曰公急密召十八子回家,家人刚聚齐便闻追兵杀到,时老祖奶奶正在使双刀剁饺子馅,急中生智,提双刀奔向曰家大门,手起刀落,在“曰府”的“曰”字正中砍下一竖。此刻,军队也到了曰家祠堂。祖奶奶告诉军队这里申家而不是曰家,带队将领心知肚明,抬头看了一下府额楣牌后,便埋怨路探带错了地方,转而率队他走。这样就为曰家逃亡赢得了时间。为日后团聚有凭,老曰家人便将饭锅摔破,正好十八片,改以“申”为姓,以不再入朝做官为训,十八子各执一片四下逃亡。斗转星移,若干年后家人陆续返乡,最后十七子及后裔聚齐,锅片少了一片。据说,少的这一片是曰家最小的儿子,他向北一直逃到了内蒙古,因年幼记忆模糊,改了田氏。这就是蒙古族“锅片申”申氏一族和内蒙田氏的来源。

第二,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的记载

蒙古族彻穆衮氏,亦称 申佳氏、沈谷氏、沈佳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山只昆部,以姓为氏,金国灭亡后被裹胁入蒙古部族,并融合于蒙古族中,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复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emg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彻穆衮氏多冠汉姓为申氏、沈氏等。

申姓第四个渊源源于傈僳族,出自明时期云南永昌军民府同知申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云南保山地区历史悠久,是各民族先民在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以今天云南省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中游流域是人类的起源地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八干多年前的洪荒时代,保山先民“蒲缥人”就在该地区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独具区域特征的“塘子沟文化”。殷商时期,当地土著“仆人”已向商王朝纳贡,至迟在战国中期的周烈王姬喜六年(公元前370年),“哀牢夷”在该地区建立了兴盛一时的奴隶制国家“哀牢国”。秦朝时期,秦始皇曾设官吏予以管辖。

到了西汉武帝刘彻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不韦县,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永昌郡,保山的古名“永昌”便由此始,从此该地区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通商大道“蜀身毒道”(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西南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在历史上有着频繁的商贸活动。

三国时期,保山地区归蜀汉益州来降都督辖,西晋时期属宁州。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唐朝政府在太保山下始建土城,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宋朝时期的大理国置为永昌府。元朝时期设永昌三千户所,后改设为大理金齿都元帅府,再后又改为永昌州、永昌府。

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地置永昌府、金齿卫。当时的云南地区府卫参设、土流并举。其中直隶都司是统管民政和军事的最高机构。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年)罢府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改建为永昌军民府。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又将永昌府军民府的廓金齿、永昌守御两千户合并,将施甸、凤溪两长官司划入,并归一处建立保山县,县名因城池雄踞太保山而得名。永昌军民府是后来明、清两朝云南府治中下属政区最多、地域范围最大的府地之一。

申保,是明朝时期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云南保山)傈僳族酋长,被明世宗任命为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佐官,官职全称为“同知院”,简称“同知、运同”。他在改土归流运动中取汉字单姓“申”为姓氏,取地名“太保山”为名,称申保。其后裔子孙世代沿袭,称申氏至今。

申姓第五个渊源源于彝族,出自彝族阿牛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申氏,源出云南凉山地区古老的彝族阿牛氏部落。

大小凉山彝族在家族中实行严格的父系财产继承制度,财产均由亲子继承,幼子享有优待,女子没有财产继承权。基于父系继承制度,形成了一套父子连名制,儿子名前冠以父名,以示自己的身份。这也是父系制度下一种文化现象的遗风。这种父子连名制的扩大,就形成了凉山有名的家支谱系。家支是由父子连名的系谱作为一根链条贯穿起来的。彝族人通过它来严格区别不同的家支,以及支与支之间的长幼辈分和对娃子的隶属关系,从而巩固自己的势力、地位和家支制度。

父子连名的方法是,父名的最后一两个音节与儿子名字连缀。如,“乌罗罗”的乌是父亲“曲木乌乌”的最末一个字,“罗罗”是子名。“罗罗布西”的“罗罗”是父名,“布西”是子名。命名时还须在父名前冠上姓或家支的名称。如,“阿侯鲁木子”的全名是“阿侯·吉哈·鲁木子”。“阿侯”是家支名,“吉哈”是父名,“鲁木子”才是本人名字。

彝族在父子连名制原则下命名的方式,根据不同区域或不同家支的喜好和习惯,还有多种多样的命名形式。如在甘洛等地,在本名前冠以孩子在家中的排行。大儿子叫“木衣拉达”,其中,“木衣”就是老大之意,“拉达”则是本名;二儿子叫“木乃曲布”,“木乃”即是老二之意,“曲布”则是本名;小儿子叫“木牛什呷”,“木牛”意即小儿子,“什呷”是本名。如果是女孩,则将本名前的排行名换成“阿衣”、“阿呷”、“阿牛”等即可。

彝族阿牛氏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部落,保留着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遗痕,“阿牛”也是非常古老的彝族姓氏之一,为核心原始姓氏。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整个彝族阿牛氏部落还处于原始的奴隶制社会形态中。

在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彝族阿牛氏部族竟然未改冠汉姓,一直到清末民国初期,才有少部分具有官身的头人开始冠以汉姓,其中就有改冠汉字单姓为申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不过,阿牛氏这个姓氏一直沿用至今,大多数彝族同胞依然坚持维系着这个古老而又原始的姓氏。

申姓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申佳氏,满语为Se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后多恢复汉姓为申氏、沈氏等。

⑵、满族申穆哩氏,满语为Senmuri Hala,世居朱舍里(今吉林临江松花江上源塞朱伦河即二道江流域),所冠汉姓即为申氏。

申姓第七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白族、京族、苗族、侗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申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申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今甘肃省的武威市,青海省的海东地区乐都县,河北省的石家庄正定县、张家口市阳原县、保定市清苑县、定州市、曲阳县、邯郸市大名县、曲周县、永年县、武安县、磁县、涉县、鸡泽县、魏县、邢台市威县、沙河县、临西县、宁晋县、唐山市滦南县,山西省的长治市潞城、上党县、壶关县、黎城县、平顺县、屯留县、襄垣县、长子县、晋中市左权县、昔阳县、吕梁市文水县、孝义县、临汾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榆林市米脂县、志丹县、渭南市蒲城县、安康市、宝鸡市,山东省的济南市、烟台市福山区、蓬莱市、海阳市、临沂市兰山县、苍山县、济宁市梁山县、加祥县、莱芜市莱城区、菏泽市鄄城县、东明县、郓城县、聊城市莘县、阳谷县、东阿县、日照市莒县、枣庄市、滕州市,河南省的郑州市、濮阳市范县、周口市太康县、淮阳市、新乡市延津县、原阳县、封丘县、鹤壁市浚县、焦作市温县、安阳市滑县、林县、商丘市睢县、夏邑县、开封市尉氏县、杞县、驻马店市遂平县、上蔡县、洛阳市、南阳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吴县、徐州市铜山新、泰州市、南通市如皋县、淮安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温州市,湖北省的恩施市利川县、孝感市、黄冈市、襄阳市,安徽省的滁州市凤阳县、巢湖市、宿州市砀山县、六安市寿县、霍丘县、阜阳界首市,湖南省的长沙市、邵阳市邵东县、邵陵县、岳阳市云溪区,贵州省的遵义市余庆县、务川县、毕节市、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四川省的广安市华蓥市、邻水县、达州市大竹县、宜宾市兴文县、广元市苍溪县、永州市祁阳县、德阳市,江西省的九江市、赣州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曲靖市罗平县、镇雄市,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密山县、鹤岗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营口市,吉林省的扶余县、东辽县、延吉市、白山市,广东省的云浮市郁南县、梅州市梅县区、阳江市、河源市,福建省的福州市,内蒙古自治区的乌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马来西亚,日本,朝鲜,韩国,泰国,越南等地,均有申氏族人分布。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琊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莒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在唐朝时期也被废除不再。

丹阳郡:丹阳古称润州、丹杨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期,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吞灭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有一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时期,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古城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今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琅琊堂:以望立堂,亦称胶南堂、藏马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邺邑堂、安阳堂、临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润州堂、丹杨堂、宛陵堂、丹徒堂、镇江堂。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汉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期,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肆岳堂、法家堂、赐闲堂、忠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sh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利川,湖南之芷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蒙、彝、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史记·三皇纪》云:“神农氏之后有申吕,封于申,其裔以国为氏。”郑樵则云:“伯爵,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於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今信阳军乃唐申州,即其国也。子孙以国为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

2、郑樵又注:“(姜姓申国)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

3、彝族之申姓,则为“独普”(汉意为独氏族)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4、为清代满族申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春秋时楚有申鸣;战国时韩有申不害;汉代有申朔,九真都尉;五代有申渐高,善吹笛;明代有申相,长治人,医家。

二、

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二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43%。

申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宣王母舅申吕封于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

2、春秋时楚大夫食邑(故址同上),子孙以邑为氏。

3、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土同知申保。

4、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为申氏。今满族姓。

5、彝族阿牛氏,汉姓为申。

6、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申姓名人:

申��,春秋时鲁大夫。

郡望:魏郡、丹阳。

历史名人

申姓古代名人

申伯西周,姜姓,申国首任君主。周宣王派方叔平定楚国后,为镇抚楚国等南方诸侯,周宣王命召穆公在谢建造住宅、宫室、宗庙及都邑,开辟土田,又命傅御将王舅申伯的亲属、家臣和私属迁居于此。周宣王还亲自前往郿为申伯践行,赐予他车马及玉圭,建立申国,作为镇抚南方的军事重镇,申伯成为申国的开国君主。

申包胥春秋,著名楚国大夫。

申舟春秋(公元?—前598年待考),本名申无畏;楚国人。著名楚国大夫。

申犀春秋,申舟之子;楚国人。著名楚国将领。

申蒯春秋,楚国人。著名楚国大夫、将领。

申枨春秋,亦称申党、申续,字子周。著名孔子弟子,以倔强著称。

申叔仪春秋,吴国人。著名吴国大夫。

申不害战国(公元前385—前337年待考),亦称申子;郑韩人。著名韩国思想家。

申恬南北朝,魏郡魏人。著名南朝宋国大臣。

申佑明朝(1425-1449年),字天锡,明仁宗洪熙元年出生于贵州务川县火炭垭,即今务川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正统十年乙丑科进士,三甲四十七名,后官至四川道御史。明英宗北伐时,身陷重围,申佑代替英宗殉难于土木堡。景泰元年代宗朱祁钰继位,表扬忠烈,为申佑殉国褒显,赐恤荫,建祠于思南府和务川。

申时行明朝(1535-1614),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长洲人,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年间累官至内阁首辅。为政务为宽大,世称长者。对上言听计从,无所作为。后辞官回归故里。著有《赐闲堂集》等。

申佳胤明末清初,河北永年人,父子四人俱有名时当时。父申佳胤是明末进士,历太仆丞,阅马京畿。李自成破北京后,自杀,有《君子亭集》。长子申涵光为广平三君之一,绝意仕途,以理学训其两弟,有《聪山诗集》、《荆园小语》、《说杜》等。涵昐、涵煜皆进士及第,涵昐有《忠裕堂文集》、《诗集》、《史籍》等,涵煜有《江航草》、《敏求集》等。涵煜子申廷页诗书画俱工,有《耐俗轩诗集》。

申汝慧清朝,山西灵石人,清代官吏。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历任安徽宣城等县县长,后又升为无为州知州。在任期间,屡逢旱涝等天灾,多行善政,为民称诵。

申安明朝,天顺八年祥符府进士。成化乙丑年大理寺左评事;成化辛丑年,南京监察御史;1482年,江西省监察佥事(见明宪宗实录)。

申敬明朝,鸿胪寺序班。

申政明朝,明成化十三年丁酉科举人,任巩昌府通判。

申弘明朝,明贡生,弘治甲子科进士,任河北吴桥县知县。

申如埙明朝,延津县人,万历乙酉科进士,历任太仓学正、国子监学正、兵部司务、曹州学正、略阳县知县,汉阳府、九江府通判,捐粟百石济贫。

申廷撰明朝,延津县人,万历乙酉科亚魁,赐翰林庶吉士、福建道御史、钦差巡按直隶、督理居庸关、山海关。捐粟百石济贫。

申廷对清朝,延津县人,岁贡,历任乐州知州、靖府通判、建水州知州、秦府长吏,捐粟百石济全县贫民。

申启贤清朝,延津县人,嘉庆七年进士,翰林庶吉士,道光帝侍讲,更早主张及实施禁烟者(道光18年奏议查禁鸦片烟章程四条

申侯西周,申国(今河南南阳)侯爵

申鸣春秋战国,忠孝人物

申阳楚汉时期,担任河南王,在彭城之战时被项羽杀死

申相明代,医学家

申涵光清朝,诗人

郡望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琊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莒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在唐朝时期也被废除不再。

丹阳郡:丹阳古称润州、丹杨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期,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吞灭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有一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时期,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古城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今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琅琊堂:以望立堂,亦称胶南堂、藏马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邺邑堂、安阳堂、临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润州堂、丹杨堂、宛陵堂、丹徒堂、镇江堂。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汉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期,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肆岳堂、法家堂、赐闲堂、忠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sh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利川,湖南之芷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蒙、彝、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史记·三皇纪》云:“神农氏之后有申吕,封于申,其裔以国为氏。”郑樵则云:“伯爵,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於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今信阳军乃唐申州,即其国也。子孙以国为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

2、郑樵又注:“(姜姓申国)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

3、彝族之申姓,则为“独普”(汉意为独氏族)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4、为清代满族申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春秋时楚有申鸣;战国时韩有申不害;汉代有申朔,九真都尉;五代有申渐高,善吹笛;明代有申相,长治人,医家。

二、

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二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43%。

申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宣王母舅申吕封于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

2、春秋时楚大夫食邑(故址同上),子孙以邑为氏。

3、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土同知申保。

4、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为申氏。今满族姓。

5、彝族阿牛氏,汉姓为申。

6、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申姓名人:

申��,春秋时鲁大夫。

郡望:魏郡、丹阳。

姓氏源流

一、sh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利川,湖南之芷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蒙、彝、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史记·三皇纪》云:“神农氏之后有申吕,封于申,其裔以国为氏。”郑樵则云:“伯爵,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於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今信阳军乃唐申州,即其国也。子孙以国为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

2、郑樵又注:“(姜姓申国)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

3、彝族之申姓,则为“独普”(汉意为独氏族)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4、为清代满族申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春秋时楚有申鸣;战国时韩有申不害;汉代有申朔,九真都尉;五代有申渐高,善吹笛;明代有申相,长治人,医家。

二、

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二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43%。

申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宣王母舅申吕封于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

2、春秋时楚大夫食邑(故址同上),子孙以邑为氏。

3、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土同知申保。

4、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为申氏。今满族姓。

5、彝族阿牛氏,汉姓为申。

6、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申姓名人:

申��,春秋时鲁大夫。

郡望:魏郡、丹阳。

堂号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琊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莒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在唐朝时期也被废除不再。

丹阳郡:丹阳古称润州、丹杨郡,是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期,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吞灭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最早的都城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有一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时期,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古城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今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琅琊堂:以望立堂,亦称胶南堂、藏马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邺邑堂、安阳堂、临漳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润州堂、丹杨堂、宛陵堂、丹徒堂、镇江堂。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汉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期,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肆岳堂、法家堂、赐闲堂、忠裕堂:资料有待补充。

一、sh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东平,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利川,湖南之芷江,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蒙、彝、土家、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史记·三皇纪》云:“神农氏之后有申吕,封于申,其裔以国为氏。”郑樵则云:“伯爵,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封於申,号申伯。周宣王元舅也。今信阳军乃唐申州,即其国也。子孙以国为氏。”此以国为氏,系出姜姓。

2、郑樵又注:“(姜姓申国)后为楚之邑,申公居之,又为申氏,是以邑为氏也。”

3、彝族之申姓,则为“独普”(汉意为独氏族)所改。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4、为清代满族申佳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春秋时楚有申鸣;战国时韩有申不害;汉代有申朔,九真都尉;五代有申渐高,善吹笛;明代有申相,长治人,医家。

二、

申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二省申姓约占全国汉族申姓人口43%。

申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四岳之后,周宣王母舅申吕封于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春秋时灭于楚,子孙以国为氏。

2、春秋时楚大夫食邑(故址同上),子孙以邑为氏。

3、明时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保山)土同知申保。

4、清满洲八旗姓申佳氏后改为申氏。今满族姓。

5、彝族阿牛氏,汉姓为申。

6、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申姓名人:

申��,春秋时鲁大夫。

郡望:魏郡、丹阳。

[ 申 ]的同部首字 - [ 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