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知识网

首页 > 百家姓

[ cuī ]

读音:cuī

拼音:cui

简繁:崔

五笔:MWYF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MWYF

笔画:11画

吉凶:吉

仓颉:UOG

结构:上下

郑码:LLNI

四角:22215

区位:2062

统一码:5D14

异体字:嵟,嶉,磪,?,?

英汉互译:high,lofty,towering,surname

笔顺:竖、竖折/竖弯、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552018年552014年55
2013年562007年542006年58
1995年681987年741982年59
明朝66元朝95宋朝43
北宋189

内容来源于:www.dfdby.com

起源

崔姓主要源自:姜姓。

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齐国君主齐丁公伋嫡长子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元和姓纂》卷三载:“姜姓。齐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让国居崔邑,因氏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采食于崔,遂为崔氏。”《通志·氏族略》载:“姜姓,出齐丁公伋,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氏,遂为崔氏。”姜太公姜尚的儿子丁公伋,是西周时期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有个嫡子名季子,本应按礼制继承齐国君位,季子却让位于姜得(史称让国叔乙,即齐乙公姜得),自己则采食于封地崔邑。在姜季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之为崔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嫡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叔乙。叔乙继位后,封季子卿大夫把崔邑(今山东邹平县魏桥镇崔八村)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季子后裔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发展成为今天的崔姓。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避居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续任鲁卿大夫,仕宦罔替。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字伯基)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为“七宗五姓”之首。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南祖房崔氏、青州房崔氏、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安平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等定著十房,光在唐代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李郑王」。

南北朝时,博陵崔氏为第一等的高门大族。至唐朝初年,全国郡姓中位居首列的五姓七家中,崔姓占了两家,即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

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称“崔、卢、李、郑、王”均为一流士族。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时,依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大姓,唐太宗知道后大怒,说:崔氏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唐政府下令改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

源于朝鲜民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新罗国留唐学生,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新唐书》所载,唐朝时期,朝鲜半岛新罗国有崔氏。新罗国,是公元四世纪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所建,都城为金城(今韩国庆尚道庆州)。从公元四世纪末起,新罗国先后与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登王朝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汉文化。期间使用汉字并创造了用汉字标音的吏读文。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起,新罗设立国学,通读《论语》、《礼记》等汉文经典书籍。当时,包括僧侣在内的新罗留唐学生很多,其中学有所成者亦不少,为朝鲜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朝时期,有大量新罗留唐学生因唐王朝的历代宰相除了皇族李氏以外(有六十一人),就属崔氏最多,足有三十六人,遂以其姓为汉姓,成为后来的高丽大姓崔姓氏族。高丽崔氏本源不一,分别有庆州、全州、东州、海州、朔宁、江隆、和顺、江华、永川、耽津、鸡林、水原、隋城、牛峰忠州、通川、阳川、开城、稷山、龙州、兴海、杨州、汉南……等一共四十三个本贯派系,各不相属,彼此之间没有直系血缘关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称赤穆特氏,源出蒙古察哈尔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汉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uijuk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汉族崔珠克氏多冠汉姓为崔氏。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京族、彝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崔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崔氏,世代相传。

源于被土家族同化,崔姓十五世孙崔如意为秦朝大夫,有二子,长子崔伯基,次子崔仲牟。其后裔明征南侯崔友,系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明朝初年,崔友奉朝命,偕兄崔泰由陕西咸阳率兵入黔,保境安民,兴教化,发展生产。后崔泰回原籍,崔友卜居贵州沿河祐溪,是为沿河崔氏始祖。崔友定居后与当地土家族人通婚被同化为今贵州、重庆、四川等境内的土家族崔氏。

崔姓得姓始祖

“崔”得姓始祖:崔季子

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

季子名德兴,生卒不详。炎帝五十六世孙,齐丁公伋四子(嫡子)。丁公卒後季子应继君位。但季子仁爱贤良,孝悌有加,举贤让国於叔乙。季子携家人隐居景色秀丽之崔邑,後以邑封姓,其子孙遂为“崔”姓。史称“崔氏始祖”。齐丁公伋另一支系子孙以諡号为姓“丁”,故,齐丁公伋为“崔”、“丁”两姓先祖。

注:季子,古人排行以“伯仲叔季”之排行,“季”应为四,故季子在兄弟中排行为四。但,确是正妃所生,故君位应传给季子。叔乙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但因其为庶兄,古时嫡和庶有地位上的差别。

当代崔姓的人口已达到420多万,为全国第五十八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崔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中原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崔姓占崔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陕西、吉林,这六省的崔姓又集中了32%。全国形成了关内冀豫鲁、关外黑吉辽两块崔姓聚集地区。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崔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东北的崔姓迅速增长。崔姓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崔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豫晋、冀京津、黑吉辽、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甘肃东端、鄂皖苏北段,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4%,居住了大约7l%的崔姓人群。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南端、内蒙古中西部、川渝北段、湖北大部、皖苏中部、云南中部,崔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6%,居住了大约14%的崔姓人群。

清河郡:据《新表》记载: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因功被封为东莱侯,他生二子,老大崔业字伯基,西汉时袭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当时归清河管辖)。自此有清河郡望,在此崔业派生出六支崔氏,即清河崔氏南祖房、清河崔氏许州鄢陵房、清河崔氏郑州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崔氏青州房。崔氏在东汉末已是大姓望族,名列士族行列,在讲究士族门第的社会风气下,被列为一等大姓,即崔、卢、王、郑。崔氏后裔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使崔姓由晋至唐近700年长盛不衰。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荥阳郡: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分河南郡置为荥阳郡。西晋时期曾被设置为国,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清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阳丘堂:以望立堂。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博陵堂: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始于东汉。《后汉书·桓帝纪》载:“(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即今天的河北蠡县。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博陵郡徙治安平,即今天的河北安平县。汉献帝建安年间,罢博陵郡,归于安平县。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置博陵国,治所仍在安平。宋人欧阳忞著《舆地广记》中说“晋改博陵为博陆。”北魏复改为博陵郡,隶属于定州。当时的定州管领中山、常山、钜鹿、博陵、北平五郡。博陵郡辖饶阳、安平、深泽、安国四县,治所在安平。直至北周,少有变更。隋时,废北齐在安平所设博陵郡。唐杜佑《通典·州郡·博陵郡》中说:“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自唐以后,博陵之称专属定州。

三相堂:缘于唐代崔氏“三相出诸一门”。崔铉,字台硕,为唐武宗、宣宗时宰相,会昌三年为中书舍人,后封魏国公。铉之叔父崔元式亦为唐宣宗时宰相。铉之子崔沆,字内融,乾符五年为户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僖宗时为宰相。三相出诸崔铉一门,长达三十余年之久,被后人传为佳话。崔氏后人为彰显祖先的荣耀和对后人的启迪,故将堂号定为“三相堂”,“三相堂”在沿河及周边地区倍受尊崇,广为使用。

一、cuī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平邑,内蒙之乌海,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马关,四川之南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苗、鲜、拉祜、土家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邑为氏。郑樵注云:“姜姓,出齐丁公嫡子季子。让国於叔乙,食采於崔,遂为崔氏。(按:《中国姓氏大全》注作:‘……齐丁公伋于食采於此,因以为姓’,‘于’当为‘子’之误。)崔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伯基、仲牟。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仲牟居博陵安平,并为著姓。”

2、或出自清代高丽族。《清通志·氏族略》有载。散处易州瓜克山等地方。又,或为赐姓。《中国人的姓名·朝鲜族》载:“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高墟部为沙梁部,姓崔。”

3、为满族姓崔佳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

崔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60%。

崔姓起源:

1、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子丁公伋,其嫡子季子让国与叔乙,自食采于崔(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后以邑为氏。

2、唐时新罗国人姓,见《全唐书》。

3、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崔佳氏后改为崔氏。今满族姓。

5、彝、回(176、344)、蒙古、土家等地均有此姓。

崔姓名人:

崔嘉,商时人。崔骃,东汉时安平人,博学多才,誉为“儒家之林”。

郡望:清河、博陵。

历史名人

崔姓古代名人

崔杼春秋(?-前546),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齐惠公时为正卿,以弱冠之年有宠于惠公。惠公死,为高氏、国氏所逐,与国氏出奔卫国。后返齐,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吕光,杀太傅高厚。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联合棠无咎杀庄公,立庄公弟杵臼为君,自己为右相。

崔广汉朝,汉初人,字少通,号夏黄公。与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同隐居商山,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

崔琰东汉末年,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太祖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邺。魏初,拜尚书。主曹丕为太子。操贵其公亮,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为意指不逊。罚琰为隶,后赐琰死。

崔林三国(?-244年),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三国时曹魏大臣。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崔林为坞长,后改任御史中丞。魏文帝时,为幽州刺史、大鸿胪、司隶校尉。明帝时,升任司空,封安阳亭侯,后进封安阳乡侯。正始五年卒,谥孝侯。其家族即著名北方大族“清河崔氏”。

崔篆西汉,西汉安平人。王莽时建新大尹,临终作《慰志赋》。

崔骃东汉,东汉文史学家,涿郡安平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崔瑗汉朝,字子玉,涿郡安平人,是汉代著名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尊称“草圣”的书法家。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崔寔东汉(?—170年),字子真,东汉政论家,安平人,著述颇丰。

崔烈东汉(?~192年),东汉安平人,崔寔堂兄,官至司徒。

崔州平东汉末年,名不详,字州平,博陵,安平人。东汉末年隐士,太尉崔烈之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与荆襄一带的名士徐庶元直、石韬广元、孟建公威、庞统士元、诸葛亮孔明等人常有来往。,汉太尉崔烈子西河太守崔均之弟。与徐庶、石韬、孟建皆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荆州名士、诸葛亮之友。亮与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先主来隆中见亮,忽见州平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先主与语大悦,即请同归,州平以己无意功名,长揖而去。后先主二次往隆中,州平已与亮相约,出外闲游去矣。

崔洪西晋(?~291),字伯良,西晋安平人,官至司农、吏部尚书。

崔悦字道儒,清河人。崔林曾孙,崔宏的祖父。刘琨的内侄,刘群、卢谌、温峤的舅表兄弟。卢谌法钟繇,崔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与卢谌俱为刘琨司空从事中郎,后为段末波佐史。没石氏,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石虎末崔悦为新平相,为新平郡人所杀。

崔浩南北朝,清河东武城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宏南北朝,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灵恩南朝,南朝梁东武城人,遍读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初为北魏太常博士,后归梁,累任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官至贵州刺史。常聚徒讲学,着有《毛诗注》、《周礼集注》、《三礼义宗》。

崔鸿南北朝(525—527年),字彦鸾,南北朝时期东清河鄃人。著名史学家,撰《十六国春秋》。约生于北魏孝文帝初,卒于北魏孝昌年间。

崔挺南北朝,北魏京师人,字双根,少好学,孝文帝时任光州刺史,大行开化之风,累官本州岛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清廉,有人曾赠以玉璧,被挺推却,曰昔无杨震之金,今岂有崔挺之璧?

崔立金末,将陵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道融唐朝,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人。乾宁二年前后,任永嘉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崔致远字孤云,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一向被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晚年归隐,不知所终,有诗文集《桂苑笔耕集》。

崔颢唐朝,汴州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护唐朝,博陵安平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安潜唐朝,生卒年不详,字进之,河南人。唐朝末年为忠武军节度使,著名大臣。

崔琳唐朝(公元713-729年),唐代武城人。政事开明,开元间为中书舍人,累官太子少保。为唐玄宗器重,曾书其名,以金瓯覆盖之。

崔玄暐唐朝,唐代博陵人。长安初为天官侍郎,历任凤阁侍郎、中书令,封博陵郡王。其弟崔升,官至尚书左丞;其子崔琚,颇以文学知名,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其孙崔涣,官至御史大夫;曾孙崔郢,自商州防御史兼殿中侍御史,升监察于史。后人称五龙。

崔善为唐朝,唐代贝州武城人。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

崔日用唐朝,滑州灵昌人。举进士。大足元年,为宗楚客称荐,擢新丰尉。神龙中,附楚客、三思,骤迁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复预讨韦庶人谋,授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开元中,拜吏部尚书,终并州大都督长史。史称崔日用“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封齐国公。

崔宗之唐朝,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与李白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诗一首。新唐书《李白传》载,崔宗之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李白、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其中崔宗之称为四仙:“四仙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胤唐朝(853—904),唐清河武城人字昌遐,一说字垂休。乾宁二年进士及第,累迁御史中丞。景福二年,为宰相。与朱温相结,欲倚之除宦官。屡罢政事,均以朱温的支持再起,先后四拜宰相,时号“崔四人”。

崔国辅唐朝,唐诗人。吴郡人,一说山阴人。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崔与之南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人著有《崔清献公集》。

崔白北宋,濠梁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旭清朝(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人。道光六年,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收入《晚香唱和集》第五册)、《津门百咏》(即《津门竹枝词》)、《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崔斌元朝,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述清朝(1740-1816),大名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子忠明朝,北海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

崔纪清朝,康熙末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陕西巡抚、湖北巡抚。先后督顺天学政、江苏学政,治理学。乾隆二年,在陕西提倡凿井灌田,兴修水利。乾隆十五年卒。

郡望

清河郡:据《新表》记载: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因功被封为东莱侯,他生二子,老大崔业字伯基,西汉时袭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当时归清河管辖)。自此有清河郡望,在此崔业派生出六支崔氏,即清河崔氏南祖房、清河崔氏许州鄢陵房、清河崔氏郑州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崔氏青州房。崔氏在东汉末已是大姓望族,名列士族行列,在讲究士族门第的社会风气下,被列为一等大姓,即崔、卢、王、郑。崔氏后裔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使崔姓由晋至唐近700年长盛不衰。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荥阳郡: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分河南郡置为荥阳郡。西晋时期曾被设置为国,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清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阳丘堂:以望立堂。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博陵堂: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始于东汉。《后汉书·桓帝纪》载:“(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即今天的河北蠡县。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博陵郡徙治安平,即今天的河北安平县。汉献帝建安年间,罢博陵郡,归于安平县。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置博陵国,治所仍在安平。宋人欧阳忞著《舆地广记》中说“晋改博陵为博陆。”北魏复改为博陵郡,隶属于定州。当时的定州管领中山、常山、钜鹿、博陵、北平五郡。博陵郡辖饶阳、安平、深泽、安国四县,治所在安平。直至北周,少有变更。隋时,废北齐在安平所设博陵郡。唐杜佑《通典·州郡·博陵郡》中说:“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自唐以后,博陵之称专属定州。

三相堂:缘于唐代崔氏“三相出诸一门”。崔铉,字台硕,为唐武宗、宣宗时宰相,会昌三年为中书舍人,后封魏国公。铉之叔父崔元式亦为唐宣宗时宰相。铉之子崔沆,字内融,乾符五年为户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僖宗时为宰相。三相出诸崔铉一门,长达三十余年之久,被后人传为佳话。崔氏后人为彰显祖先的荣耀和对后人的启迪,故将堂号定为“三相堂”,“三相堂”在沿河及周边地区倍受尊崇,广为使用。

一、cuī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平邑,内蒙之乌海,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马关,四川之南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苗、鲜、拉祜、土家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邑为氏。郑樵注云:“姜姓,出齐丁公嫡子季子。让国於叔乙,食采於崔,遂为崔氏。(按:《中国姓氏大全》注作:‘……齐丁公伋于食采於此,因以为姓’,‘于’当为‘子’之误。)崔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伯基、仲牟。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仲牟居博陵安平,并为著姓。”

2、或出自清代高丽族。《清通志·氏族略》有载。散处易州瓜克山等地方。又,或为赐姓。《中国人的姓名·朝鲜族》载:“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高墟部为沙梁部,姓崔。”

3、为满族姓崔佳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

崔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60%。

崔姓起源:

1、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子丁公伋,其嫡子季子让国与叔乙,自食采于崔(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后以邑为氏。

2、唐时新罗国人姓,见《全唐书》。

3、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崔佳氏后改为崔氏。今满族姓。

5、彝、回(176、344)、蒙古、土家等地均有此姓。

崔姓名人:

崔嘉,商时人。崔骃,东汉时安平人,博学多才,誉为“儒家之林”。

郡望:清河、博陵。

姓氏源流

一、cuī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平邑,内蒙之乌海,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马关,四川之南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苗、鲜、拉祜、土家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邑为氏。郑樵注云:“姜姓,出齐丁公嫡子季子。让国於叔乙,食采於崔,遂为崔氏。(按:《中国姓氏大全》注作:‘……齐丁公伋于食采於此,因以为姓’,‘于’当为‘子’之误。)崔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伯基、仲牟。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仲牟居博陵安平,并为著姓。”

2、或出自清代高丽族。《清通志·氏族略》有载。散处易州瓜克山等地方。又,或为赐姓。《中国人的姓名·朝鲜族》载:“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高墟部为沙梁部,姓崔。”

3、为满族姓崔佳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

崔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60%。

崔姓起源:

1、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子丁公伋,其嫡子季子让国与叔乙,自食采于崔(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后以邑为氏。

2、唐时新罗国人姓,见《全唐书》。

3、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崔佳氏后改为崔氏。今满族姓。

5、彝、回(176、344)、蒙古、土家等地均有此姓。

崔姓名人:

崔嘉,商时人。崔骃,东汉时安平人,博学多才,誉为“儒家之林”。

郡望:清河、博陵。

堂号

清河郡:据《新表》记载:崔良的十五世孙崔意如为秦朝大夫,因功被封为东莱侯,他生二子,老大崔业字伯基,西汉时袭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当时归清河管辖)。自此有清河郡望,在此崔业派生出六支崔氏,即清河崔氏南祖房、清河崔氏许州鄢陵房、清河崔氏郑州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崔氏青州房。崔氏在东汉末已是大姓望族,名列士族行列,在讲究士族门第的社会风气下,被列为一等大姓,即崔、卢、王、郑。崔氏后裔继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使崔姓由晋至唐近700年长盛不衰。

博陵郡:东汉朝本初元年(丙戌,公元146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荥阳郡: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分河南郡置为荥阳郡。西晋时期曾被设置为国,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清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阳丘堂:以望立堂。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博陵堂: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始于东汉。《后汉书·桓帝纪》载:“(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东汉本初元年置博陵郡,治所在蠡吾,即今天的河北蠡县。汉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博陵郡徙治安平,即今天的河北安平县。汉献帝建安年间,罢博陵郡,归于安平县。西晋武帝泰始元年,置博陵国,治所仍在安平。宋人欧阳忞著《舆地广记》中说“晋改博陵为博陆。”北魏复改为博陵郡,隶属于定州。当时的定州管领中山、常山、钜鹿、博陵、北平五郡。博陵郡辖饶阳、安平、深泽、安国四县,治所在安平。直至北周,少有变更。隋时,废北齐在安平所设博陵郡。唐杜佑《通典·州郡·博陵郡》中说:“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自唐以后,博陵之称专属定州。

三相堂:缘于唐代崔氏“三相出诸一门”。崔铉,字台硕,为唐武宗、宣宗时宰相,会昌三年为中书舍人,后封魏国公。铉之叔父崔元式亦为唐宣宗时宰相。铉之子崔沆,字内融,乾符五年为户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僖宗时为宰相。三相出诸崔铉一门,长达三十余年之久,被后人传为佳话。崔氏后人为彰显祖先的荣耀和对后人的启迪,故将堂号定为“三相堂”,“三相堂”在沿河及周边地区倍受尊崇,广为使用。

一、cuī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魏县,山东之平邑,内蒙之乌海,江西之崇仁、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马关,四川之南江、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苗、鲜、拉祜、土家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或以邑为氏。郑樵注云:“姜姓,出齐丁公嫡子季子。让国於叔乙,食采於崔,遂为崔氏。(按:《中国姓氏大全》注作:‘……齐丁公伋于食采於此,因以为姓’,‘于’当为‘子’之误。)崔明奔鲁,生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伯基、仲牟。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仲牟居博陵安平,并为著姓。”

2、或出自清代高丽族。《清通志·氏族略》有载。散处易州瓜克山等地方。又,或为赐姓。《中国人的姓名·朝鲜族》载:“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高墟部为沙梁部,姓崔。”

3、为满族姓崔佳氏所改。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二、

崔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姓之一。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60%。

崔姓起源:

1、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子丁公伋,其嫡子季子让国与叔乙,自食采于崔(故城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后以邑为氏。

2、唐时新罗国人姓,见《全唐书》。

3、清高丽人姓。凡四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

4、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崔佳氏后改为崔氏。今满族姓。

5、彝、回(176、344)、蒙古、土家等地均有此姓。

崔姓名人:

崔嘉,商时人。崔骃,东汉时安平人,博学多才,誉为“儒家之林”。

郡望:清河、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