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知识网

字典

洛字的意思

读音luò
拼音luo
注音ㄌㄨㄛˋ
部首氵部 异体字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ITKG 五行
部外笔画6 吉凶 仓颉EHER 郑码VRJ 四角37164 电码3157 区位3469 笔顺编号441354251
笔顺读写点、点、提、撇、横撇/横钩、捺、竖、横折、横统一码6D1B - 37965
笔顺

英汉翻译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city

基本解释

(1)(名)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

(2)(名)(Luò)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2) 同本义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3)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4)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5) 洛阳的简称

康熙字典

洛【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淫水,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洛【卷十一】【水部】

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从水各聲。盧各切〖注〗洜,古文。

说文解字注

(洛)洛水。出左馮歸德北夷畍中。東南入渭。左馮翊三字、當作北地二字。前志北地郡歸德下。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入河者、入渭以入河也。此揔舉其源委也。左馮翊褱德下曰。洛水東南入渭。此言其入渭之處也。許之例。舉源地、不舉委地。然則當云出北地歸德無疑矣。今甘肅慶陽府安化合水二縣、漢歸德地也。今陝西同州府朝邑縣有懷德城、漢縣也。?地志云。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方輿紀要曰。洛水出慶陽府合水縣北二十里白於山。東北流經廢洛源縣。又經保安縣、安塞縣、甘泉縣、鄜州。又南經洛川縣南、中部縣東、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縣子午嶺東南流而入於洛水。卽說文?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也。自是洛水亦兼沮水之稱。又南流經宜郡縣。過耀州。合漆水。歷三原縣、富平縣、白水縣。又東南流經澄城縣、同州府。至朝邑縣南入渭水。水道提綱云。舊合渭入河。自明時改流。徑入河。不南入渭。今洛口南去渭口。三十里。按水經注本有雍州洛水篇。今亡之矣。禹貢道渭節謂之漆沮。職方雍州其浸渭洛。小雅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之浸也。左傳、國語皆云三川震。韋、杜以涇渭洛爲三川。从水。各聲。盧各切。五部。按雍州洛水。豫州雒水。其字分別。自古不紊。周禮職方。豫州、其川熒雒。雍州、其浸渭洛。逸周書職方解、地理志引職方正同。雒不見於詩。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浸水也。此職方氏文也。洛不見於左傳。傳凡雒字皆作雒。如僖七年伊雒之戎、宣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是也。淮南墜形訓曰。洛出獵山。據高注謂雍州水也。雒出熊耳。據高注謂豫州水也。漢地理志弘農上雒下云。禹貢雒水、出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豫州川。盧氏下云。伊水、出熊耳山。東北入雒。黽池下云。榖水、出榖陽谷。東北至榖城入雒。新安下云。禹貢㵎水、在東南入雒。河南榖成下云。禹貢廛水、出朁亭北。東南入雒。此謂豫州水也。左馮翊褱德下云。洛水、東南入渭。北地歸德下云。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直路下云。沮水、出東西入洛。此謂雍州水也。已上皆經數千年尙未誤者。而許書水部下不舉豫州水。尤爲二字分別之證。後人書豫水作洛。其誤起於魏。裴松之引魏略曰。黃初元年。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隹。魏於行次爲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隹加水。變雒爲洛。此丕改雒爲洛、而又妄言漢變洛爲雒。以揜己紛更之咎。且自詭於復古。自魏至今皆受其欺。周禮、春秋在漢以前。誰改之乎。尙書有豫水、無雍水。而蔡邕石經殘碑多士

洛的方言汇集

◎ 粤语:lok3 lo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ok8 [宝安腔] lok7 [东莞腔] lok7 [台湾四县腔] lok8 lok7 [梅县腔] lok8 [陆丰腔] lok7 [客语拼音字汇] log6 log6 [海陆丰腔] lok8 lok7